597苗木網
當前位置: 597苗木網 » 行業(yè)資訊 » 時事新聞 » 正文

聊聊苗圃轉型中的“供給側改革”

放大字體  縮小字體 發(fā)布時間:2019-03-28 21:43:50 更新時間:2019-03-28 21:44:09   瀏覽次數:7690
 北京苗木人面臨新一輪百萬畝造林建設的大量需求,京內苗圃能供應上的苗木卻很有限。根本原因在于京內苗圃結構失衡現象仍嚴重,
贊助商鏈接
  北京苗木人面臨新一輪百萬畝造林建設的大量需求,京內苗圃能供應上的苗木卻很有限。根本原因在于京內苗圃結構失衡現象仍嚴重,“供需錯位”成為阻擋苗圃發(fā)展的最大障礙。此外,苗圃低效、盲目發(fā)展現象屢見不鮮,質量問題、規(guī)格問題都制約著企業(yè)的發(fā)展。
  2018年12月下旬,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,我國經濟運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給側結構性的,必須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不動搖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方法,可為苗圃轉型發(fā)展借鑒,從生產、供給端入手,調整供給側結構,為苗圃升級轉型尋求路徑。
 
苗圃應該改革什么

“供給側改革”自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工作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提出,已經推進了好幾年。其含義為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,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,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,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,提高全要素生產率,使供給體系更好適應需求結構變化。
  作為苗圃,其結構性改革重點應與生產中的問題相對應。一是要調整苗木的品種結構,建立階梯型存圃結構與存量結構。二是要提高苗木的質量標準,提高水肥管理(新優(yōu)肥料的應用,土壤結構的改良和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),病蟲害管理(高效低毒,環(huán)保,生物農藥),修剪技術以及其他提高附加值技術,增強苗圃的核心競爭力。三是提升苗木質量和公司信譽,通過與政府相關部門、設計單位、園林公司的推介活動,使苗木與市場對接,使苗木周轉更暢通。
 
苗圃改革中五大重點

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五大重點———去產能、降成本、去庫存、補短板、去杠桿。結合苗圃生產的具體情況,總結如下。
  產業(yè)結構改革(去庫存、補短板)經過市場調研,我們整理了一份不同苗木類型在苗木采購單中面積與金額的占比(見表一)。
表一

苗木類別
所占面積比例
占總金額比例
精品特選喬木
3.17%
13.39%
常綠大喬樹
7.55%
10.42%
落葉大喬木
46.58%
44.64%
小喬木
15.53%
11.90%
2.59%
2.59%
綠籬
5.18%
6.25%
地被花卉
12.94%
11.16%
草坪
6.47%
1.12%
  表中可見,雖然精品特選苗木用量相對較少,但是因為質量要求高,現有市場上稀缺,精品特選苗在苗木單中所占的金額比例為13.39%,僅次于落葉大喬木。一般喬木作行道樹和片植等用量很大,占比金額最大。
  此輪北京百萬畝造林中更是如此,項目大多使用一級以上苗木,使用數量最大的是落葉大喬木、小喬木。并且苗木向精品化大規(guī)格方向發(fā)展。大規(guī)格精品苗占用了大部分項目資金,導致一般質量苗木和其他苗木滯銷,并由于成本壓縮,一般質量苗木的價格亦有下降。
  預計北京采購趨勢在未來幾年不會發(fā)生改變。面對此種市場需求,苗圃應盡快處理中低端苗木、殘次無價值苗木。規(guī)劃常規(guī)品種與稀缺品種相結合、大規(guī)格苗木與一般規(guī)格相結合的階梯式存圃結構。才能保證苗木產品的流動性,獲得更多利潤。
  樹種選擇上,可根據新一輪百萬畝造林對于植物的選擇原則:“鄉(xiāng)土、長壽、抗逆、食源、美觀”,結合苗圃區(qū)域特點,種植適合本地的樹種。
  投入結構改革(降成本)我們整理了京內苗圃(常規(guī)苗圃)的一年養(yǎng)護支出狀況(見表二)。租金與工資分別占單年支出費用的52.70%和34.62%,其次是電費、機械費和農資費用。
表二

序號
 
項目 類別 費用(萬元) 占比
1 工資   113 34.62%
2 電費   8 2.45%
3 辦公后勤   1.2 0.37%
4 農資 農藥 5.4 1.65%
5 化肥 5.7 1.75%
6 工具 0.2 0.06%
7 耗材 3 0.92%
8 會費   2 0.61%
9 機械費 機械費用 7 2.14%
10 油費 4 1.23%
11 維修、保險 1.2 0.37%
12 地租   172 52.7%
13 招待費   2 0.61%
14 差旅   1.2 0.37%
15 固定資產   0.5 0.15%
  合計   326.4  
  高效利用土地資源在不縮減苗圃面積的情況下,可通過有效利用土地資源降低生產成本。
  喬木下套種小喬木、灌木、地被花卉是城市提高土地利用率的主要方法。但市場對苗木質量要求更高了,人工費用更高了,苗木間的互相影響效果顯現了。套種小喬木和花灌木反而可能會增加生產成本。
  2018年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出臺《關于加強園林綠化裸露地生態(tài)治理工作的意見》,鼓勵苗圃調整種植結構。有條件的苗圃可適當增加地被的種植生產,一方面有利于環(huán)保,另一方面增加生物多樣性,提升水肥涵養(yǎng)能力。
  綜合考慮管理成本與苗木生產量,在林下種植馬藺鳶尾、萱草、景天等適應性比較強,管理方便的地被品種,既滿足了生態(tài)需求,又不會增加過多的管理成本,還可以帶來一些利潤。
  經過多年種植的土壤,養(yǎng)分逐漸貧瘠。對此應合理施用肥料,采用生物有機肥與復合型肥料相配合的方法進行施肥,不使用化學除草劑,以增加土壤中菌群的數量,增加植物的肥料吸收效率,增加土壤通透能力,補充土壤中的營養(yǎng)元素含量,調整土壤酸堿性。提高土壤質量從根本上保障了苗木的健康狀況,為苗木質量提升打下基礎。
  加強管理降人工成本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延續(xù),“50后”、“60后”工人群體正在日益減少,“70后”們由于待遇,勞動強度等問題不愿從事相關行業(yè)。估計不出十年,苗木行業(yè)的人工成本會更高,現在已到了不得不探索向機械化,自動化轉型的時期。市場上有些機械產品可大大提高生產效率,但也有些產品還不夠成熟。我們要做的就是選擇好的產品,做好定期維護,加強工人技術培訓,避免人為誤操作引起的損失,如藥害、割灌機傷樹、旋耕機傷樹等。
  對苗圃管理人員,在完成苗圃日常工作之余,可發(fā)揮管理人員特長,加強制度管理,提高苗圃管理成效。苗圃要在創(chuàng)新,創(chuàng)造上下功夫,增加苗木產品附加值及附屬產業(yè);提高管理人員責任心,避免不必要的損失。
  降低電費、機械費及農資成本隨著人工的減少,機械費的增加不可避免。機械使用有階段性、季節(jié)性,提前做好計劃,使用一次就把工作做完或把要做的工作調整到一起做,可降低機械租賃時間與成本。苗圃也可借助行業(yè)協(xié)會平臺資源,探討使用機械租賃的可行性。
  電費主要花費在灌溉系統(tǒng)上,北京地區(qū)降水很少,除了7月至9月、12月至翌年2月不需澆水,其他季節(jié)都要澆水。滴灌系統(tǒng)在京內普遍應用,減少用水、人力成本,并提高用水效率,以保證苗木質量。
  農資的支出包括農藥、化肥以及包裝材料。農藥方面應按照國家要求采購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。苗圃負責人應多與農藥化肥企業(yè)交流,對農資產品進行調整,避免病蟲害耐藥性,合理、適時、有效施肥,保證土壤與苗木質量。
  包裝材料可根據樹木品種、規(guī)格使用用相應規(guī)格的材料,減少不必要的浪費。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,選擇成本較低效果相同的農資產品。此外,苗圃借助行業(yè)協(xié)會平臺,開展常用農資團購業(yè)務,也是減少農資支出的有效途徑。
 
改革創(chuàng)新驅動苗圃發(fā)展

  以產品創(chuàng)新帶動市場需求 常規(guī)品種可帶動苗圃的流動性,稀缺品種能帶來更多利潤空間。苗圃根據本地環(huán)境特點,市場需求狀況,區(qū)域內其他苗圃的種植組成,進行差異化規(guī)劃,減少競爭的惡性循環(huán)。
  苗圃一可進行鄉(xiāng)土植物的創(chuàng)新,充分利用現有科研成果,培育推廣應用優(yōu)質鄉(xiāng)土樹種,并進行鄉(xiāng)土植物的造型(包括規(guī)則式造型和自然式造型)。近年來,叢生苗是滿足京內市場需求的代表產品,可多多探索。但創(chuàng)新不是標新立異,創(chuàng)新要符合市場的更高審美要求,達到更好的觀賞效果,否則產品同樣會積壓。
  二可進行專類園的創(chuàng)建。大多數苗圃經營品種多而雜、無特色,創(chuàng)建專類園可創(chuàng)建品牌效應,且各方面管理步驟的簡化會降低運營成本。觀花、彩葉等專類園建成后,可拓展科普游賞功能,盤活苗圃現有土地、苗木、技術、人力資源,提高生產附加值。
  以技術創(chuàng)新提高生產效率 現在市場對優(yōu)質苗木有更廣的議價空間,采用不同的技術管理方法,銷售價格可能相差甚遠。這就需要在苗木養(yǎng)護的各個技術節(jié)點保證高質量養(yǎng)護,包括澆水量、藥劑濃度、肥料濃度、修剪手法、土球挖掘規(guī)范、包裝方法等等。
  進行生產工具和生產資料的創(chuàng)新包括機械化的推進、使用低毒、低殘留、長效的新型農藥、使用新型肥料增強植物吸收能力等,這些都可使生產效率明顯提升。
  以管理創(chuàng)新增強企業(yè)活力 管理創(chuàng)新在于提高對需求、自身、未來市場的把握。自信源于實力,當我們了解需求,改革自我,企業(yè)的發(fā)展將是年輕而具有活力的。緊跟新形勢,領會新理念,將企業(yè)發(fā)展方向與政策引導方向保持一致。
  以營銷創(chuàng)新促進企業(yè)運營 大多苗圃都專注于生產,而銷售方式過度依賴于自己或朋友的項目,很少能完全走出去。新形勢下園林項目各地開花,苗木人應通過網絡搭建平臺,通過創(chuàng)辦推介活動、走訪設計公司與園林公司等形式將產品推銷出去,讓需求方知道,讓設計方了解,使苗圃苗木能夠在首都綠化中展現它應有的風采。
 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中國經濟新形勢下的動力源泉,我們苗圃建設也應該站在新形勢下,進行自我改革來滿足市場需求,使企業(yè)充滿活力的為北京園林綠化服務。
推薦閱讀:冬青球
添加到百度搜藏 添加到百度搜藏
 
 
[ 行業(yè)資訊搜索 ]  [ ]  [ 告訴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關閉窗口 ]  [ 返回頂部 ]
 
 
苗木行業(yè)圖文推薦
苗木行業(yè)新聞推薦
贊助商鏈接
苗木花木類新聞點擊排行榜
新聞特別推薦
 
 
APP應用權限 | 聯系方式 | 發(fā)展歷程 | 匯款方式 | 付費會員 | 廣告介紹 | 網站介紹 | 版權隱私 | 法律聲明 | 網站地圖 | 友情鏈接 | 網站留言 | 廣告服務
597苗木網是中國專業(yè)的苗木網站,每天更新最新苗木求購信息, 綠化苗木價格, 最新苗木供應信息和最新苗木資訊
ICP備案號:魯ICP備19004792號 1魯公網安備 37068502000062號
copyright @ 597苗木網 2019-2026版權所有. 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:魯B2-2019004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