贊助商鏈接 |
農村綠化不能僅僅靠政府投入,市林業(yè)局負責人表示。關鍵還是要靠農民提高環(huán)保意識,將植樹綠化變成一種自發(fā)行為。近年來,天門市群眾性自發(fā)植樹造林、進行庭院綠化等行為已蔚然成風,以植樹為例,2010年全市農村植樹造林近1000萬株,其中社會造林就達到700萬株
597苗木網2011年2月28日資訊:二月的寒意雖然料峭,2月23日。但春天的氣息早已在田野和鄉(xiāng)間彌漫開來。
竟陵辦事處江垸村的葉超園林公司內,林木蔥蘢,春意盎然。不少附近的農民正在選樹苗子,現場一片歡聲笑語。
植樹正當時。公司負責人張葉超告訴記者:這不,立春之后。春節(jié)剛過,附近的農民都來買樹苗了年后我已經賣出了近4000多株樹苗,并和江垸等城郊的3個村簽訂了綠化供苗協(xié)議,今年我光供樹苗就有望達到3萬株。
建花壇,現在農民們思想都變了房子修氣派了還要植樹。搞庭院綠化,屋內應有盡有,戶外賞心悅目那才叫新農村。張葉超感慨道。
張葉超將江垸苗圃承包下來,就是看準這農村的新風尚。發(fā)展苗圃產業(yè),為新農村綠化提供樹苗花卉,一年收入近30萬元。
住的肯定更舒心。村民陳威樂呵呵地說。那當然了房前屋后栽點樹。>
80%農戶門前都栽上了綠樹,記者在江垸村看到村里整潔干凈。有的還布置了花壇,一幅新農村的和諧、美麗圖景。
現在村民環(huán)保意識提高了都自發(fā)進行植樹綠化。村黨支部書記段金玉自豪地說。2009年,村莊綠化可不只是村里投入。村里集中栽植廣玉蘭、桂花樹等樹木2500多株,都是村民自發(fā)出資。另外,為了將村莊綠化與經濟發(fā)展結合起來,該村還積極支持村民,利用近郊優(yōu)勢,發(fā)展苗圃產業(yè),去年,該村苗圃面積達到200余畝。